浏览数量:6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1-24 来源:本站
1月22日,淅淅沥沥的雨挡不住丁小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栖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题论证会在南京市丁家庄小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课题主持人王静主任及课堂组核心成员、杨枫校长、黄娟副校长、王秀鹃副校长,特邀请南京市教科所邓大龙主任、区教师发展中心李宝玉校长、丁家庄第二小学辛晓卫副校长、丁家庄小学陶雪梅老师莅临指导。会议由我校教科室秦蕊主任主持。
会议第一个议程是杨枫校长致辞。杨枫校长首先对邓大龙主任、李宝玉校长和各位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课题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致以诚挚的谢意。杨校从科研兴校的角度介绍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特色社团开展,和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而取得的一些成果。鼓励课题组老师再接再厉,继续申报省、市、区级课题,沉下心去研究,提升科研能力,积极运用到教学中,不断创新、勇于进取。并预祝课题结题论证会圆满成功。
第二项议程是课题结题汇报。秦蕊主任先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我校以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合”为核心理念,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打造特色的文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也在不断思索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秉承历史文脉,探索计算教学与古代算法的结合点,力求以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维,形成丁小独特的数学课堂文化。
课题主持人王静老师做了《小学计算教学中传承中国古代算法智慧的实践研究》结题汇报。王老师从研究背景、研究价值、理论基础、研究过程、教学案例、成果展示等六个方面,对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了详细地阐述,展示了我校研究的多个案例:运用方田法求面积、运用数形结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结合割圆术思想算圆的周长、融合合分术、减分术、经分术计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用铺地锦求多位数乘多位数、结合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因数、极限思想、鸡兔同笼问题等。满满的案例和成果应证着课题研究过程的思考、探索、实践、反思。
第三项议程是专家点评指导。专家老师听取课题研究汇报后,与课题组成员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并查阅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李宝玉校长评价这个课题的研究价值极高。他指出从古代数学家小故事、情境引入、古代原始题型与当下时空对比、经典算法的借鉴创新、思想方法的拓展这五个维度去挖掘传统文化与数学计算教学的联系是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社团课程、校本课程多种形式的课程都应从价值性分析、内容梳理、设计、实施、寻求策略上找到中国古代算法与数学教学的契合点,往学科育人、文化浸润上去深入。
邓大龙主任认为研究古代算法与教学的价值、古代算法对学生成长的价值极为重要。以古代算法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感受数学的价值,真正实现从过程与方法目标到情感态度目标的飞跃。邓主任对课题后续研究提出了“学科立人”的指导性建议,回归古代算法的内涵,找到立足点。
专家组充分肯定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成效,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鼓励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申报市级课题,继续探究古代算法与数学教学的融合,给予了“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指导性意见。
此次课题结题论证会,在专家老师们的指导下,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组老师研究工作,拓宽了丁小教师的教学研究视野,指明了后期的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教研工作信心和动力。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校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会继续坚持科研兴校,打造传统文化兴校,一定能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撰稿人:杜莹莹
图片:孙晨希
审核人: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