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2-06 来源:本站
常言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凝聚教师合力,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我校开展了本学期数学第一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会议开始,李钰倩老师建议如何安排每日一练和课前3分钟,紧接着邱丽丽老师指出本学期优化《补充习题》和《丁丁学本》的使用。
本次活动各年段解读教材后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详细讨论,在交流中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都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讨论的氛围中,针对备课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
一年级
一年级认为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仁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滅”的基础,再加上“想加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重视引导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次问题的意识。这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因此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通过数来解决,只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答。
二年级
二年级这次着重研讨了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我们又着重准备了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观察、操作、交流的经验,感受除法意义的扩展过程,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年级
三年级备课组认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口算方法,另一方面要适当引导他们通过类推来理解基本算法。首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列出算式12x1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菜椒的摆放运用生活经验和对乘法计算方法的已有认识,从不同角度探索口算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讨论。学生理解有时会有困难,教师可借助实物演示帮助他们理解,为他们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打下基础。
四年级
四年级就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单元进行了详细备课,对开学第一课进行了精备,张老师通过演课的方法明确了平移的方法,张老师强调,要帮助学生找到关键的点或者线段,按要求平移关键点或者线段,注意平移的方法和距离,其实画平移后的图形或者数平移的距离都不是很难,贵在细心。随后,同组的其他三位老师也各抒己见,解决了学生容易出错的点和旋转时关于旋转方向和斜边旋转的问题,大家对开学的教学工作信心满满。
五年级
五年级数学组围绕第一单元《简易方程》进行集体备课。主讲人李钰倩老师先将本单元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了梳理和讲解,接着就本单元的重点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说课,帮助老师们理清教学流程,突破重难点。
六年级
六年级八位数学老师就开学第一课和开学的一些事宜做了集中研讨和交流。先由王飞飞老师结合PPT把《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给大家做了一个无生试讲,其他老师做了补充和改进。接着大家就课堂作业本、丁丁学本、每日一题的要求做了统一规范,组长也把以后每次备课的要求做了再次强调。
独行快,众行远。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探究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在讨论的过程中擦出智慧火花,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为新学期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导向,帮助教师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撰 稿:石 颖
初 审:杨婷钰
复 审:邱丽丽
终 审:黄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