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03 来源:本站
春色恰是读书时,汇聚“云”端共教研。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月31日,南京市开展了以“教研为‘双减’赋能——习作作业实施策略的研究”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丁家庄小学五、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一同探索习作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习作指导课导入十分新颖,以“沉浸式猜一猜”导入,自然地引出此次半命题作文“他_______了”。接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确定合适的题目,并请同学简单说一说他让你印象深刻的样子,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选好题目后,老师指导孩子利用小标题或流程图的形式,简单梳理脉络,厘清事情的经过。通过具体的片段讲解,引导孩子从举动、表情、话语这几个角度将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以反映人物内心。
在习作讲评课中,老师先请同学们默读自己的习作草稿,再根据评价要求打星,看看自己是否写清了前因后果,能否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物内心,评价标准十分明确,大部分小朋友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共性问题,老师带来了一节微课,提醒孩子可以通过放慢速度、放大细节、关注不寻常这三个方法将人物的表现的写具体,让读者走进他们的内心。在修改互评中不断思考,巩固方法,学有所获。
从交流到习作,从选材立意到赏析评价,再到自我反思以及修改互评,整个过程都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扎实又高效,给老师提供了具体的范例,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之后的讲座,也给老师很大的启发。如何带着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教师,我们对教材文本要有一个科学而全面的了解,提高效率,避免跑偏。而习作能力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第一,我们要在选材构思中锤炼习作思维能力,提高选材立意能力,提升学生构思能力。第二,在实践交流中锤炼习作表达能力,尤其关注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教师批语倡导对话式批语,鼓励性批语要具体,尊重学生的真实表达。在每次习作前,教师要仔细分析教材,梳理习作发展要素,着眼习作能力的培养与开发,精准定位,把握学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选材、组材、表达、修改这几方面对习作进行再设计,站在教材的肩膀上尝试看得更远。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老师们在反思中探索着习作教学的路径,在思考与收获中砥砺前行,有效地推动双减政策。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互学、互研、共同提高的机会,非常及时而且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我们会打开思路,深耕细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习作教学能力,成为一名更专业的语文教师。
来源:朱颖
审核:姚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