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03 来源:本站
秋歌浩荡五谷飘香,层林尽染枫叶飘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丰富多样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为了切实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深入对话,将批注式阅读落实到课堂中,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陈道佩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栖霞小语的“不动笔墨不看书——四语批注式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丁家庄小学拉开序幕,为这怡人的秋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活动伊始,秦主任隆重介绍了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栖霞区小语研训员陈道佩老师、《生活与教育》主编莫先武教授以及南京市丁家庄小学的杨枫校长,三位嘉宾都肯定了批注式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陈道佩老师强调:部编版教材四上第六单元已经明确提出“批注”的概念,希望老师能源于课本,超越课本,不仅要关注预习批注和课中批注,还要将所学到的方法应用到整本书批注,让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成熟。正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希望批注式阅读能在栖霞语文课堂里发扬广大,迸发出美好的光芒!
“好课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接着,丁家庄小学的黄娟校长、周红林老师、周星妤老师和晓师附小的姚赛巾主任分别从不同的维度为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每节课都凝练着老师们的智慧。
第一节是由周星妤老师带来的预习批注课。周老师以学过的课文《盘古开天地》入手,让同学仔细回顾在预习时做的准备工作。同学们条理清晰,一一阐述,关注文题,用“圈、画、标”的方式进行题目批注。初读文章时,对于拦路虎,可运用符号标记,这就是障碍批注。再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关注整体,通过“划、分”进行梗概批注。三读课文,边读边思,结合课后习题进行疑难批注。同学们思维活跃,齐心协力,总结出预习批注的方法并迁移到新的文本中。
《牛和鹅》的教学过程中,周红林老师先将本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呈现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批注,初步感知批注的作用。再引导孩子将目光聚焦到课文中的五处批注,与同学一同探讨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并尝试着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批注,在交流展示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批注的角度,还知道了做批注的方法,学有所获。
在教学《陀螺》这一课时,姚老师抓住陀螺这一主要事物,理清课文脉络,巧用小标题在内容方面做批注,同时也关注了心情变化这一线索,引导孩子做高质量的批注,抓住关键词自问,联系上下文回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感悟和赏析式的批注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姚老师课堂构思巧妙,娓娓道来,让孩子有方法可依循,内化自己的情感体验。
展示课后,陈道佩老师充分肯定了四位教师在批注式教学上的闪光点,认为其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关于本次教研,陈道佩老师还有三个词语要送给老师。一是前瞻性。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理念,从课内走向课外整本书的批注,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新课标指出:读好书,读整本书,如果将批注运用到整本书的阅读当中,那就好似有了腾飞的翅膀。二是激励。表扬批注小明星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符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坚持。做一件事,要有水滴石穿的决心,坚持下去,总会有成果的。我们也会谨记这三个词语,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上不断探索。
本次教研活动,如同那潺潺的流水,激荡着我们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会继续努力行走在语文教学实践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