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汉声·教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三) 研思并行凝智慧、有备而战砥砺行

浏览数量:4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0-27      来源:本站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深入研究新课标及教材,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数学各备课组开展了本学期新一轮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以“微说课”形式展开。

备课前邱丽丽主任带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会研讨备课形式,商定“微说

课”形式:看着PPT或镜像说课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4ed142d.png组长领头明方向:学请分析、单元目标、内容生长点及知识的后延(单元分析);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515a5952.png人人参与碰思维:每人二-三课时“微说课”,至少包含四板块:重难点?如何突破?①②③针对性作业设计?评价标准对应的课标理念及要求?其他老师赞同或提建议(以课标里的点为依据),最后微说课老师现场修改PPT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m49089100.png组际交流互促进:组际交流安排,一二年级(李钰倩参与);三四年级(邱丽丽参与);五六年级(王飞飞参与)。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62abdf8d.png提前准备脚步稳:备课组长提前安排:1.提前准备PPT2.分工“微说课”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46d4692a.png





一年级备课组首先就目前正在学习的第七单元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的反馈情况等,针对个别环节的教学,几位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严爽教师建议可以利用游戏方式,随机抽查学生的分与合掌握情况。接着石颖老师就《得数是67的加法》《67减几》说教学设计等,建议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再主动答题。杨萍老师对《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看图计算》课时内容进行说明,分析重难点,对于《看图计算》建议教师多给学生思考空间,说明意思,方便解答。

二年级备课组的老师们首先学习了《南京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指导意见》,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尤其在“强化课堂评价研究,促进教学改进。”这一部分,老师们结合作业设计和评价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又针对接下来要学习的《认识除法》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备课,明确在接下来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再结合联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对平均分的已有认识,逐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口诀求商的方法,从而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图片2.3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273b8879.jpg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m35125b40.jpg








三年级组先对两三位数乘以位数的整理与练习进行了作业重组,然后对下一单元《千克与克》进行探讨,提前安排学生称重活动,对突破“千克”与“克”这个概念做了一系列的活动推进。结合课标,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重视对学生能力培养。

四年级备课组就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讨论,本单元是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向三步计算实际问题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已经积累起来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材着重从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等方面,对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策略进行总结和提升。在教学中要时刻帮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感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片4.5

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493f6ada.jpg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2381680b.png


五年级备课组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这两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首先张翼鹏老师对两单元进行了学情分析与单元内容分析,紧接着刘华、陈琛、沈丹丹老师分别对两单元的具体课时进行微说课。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数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应用。江主任补充到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图形直观的特点。例如,可以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然后把十分之几、百分之几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或者借助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还可以在数轴上初步建立点与相应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领会小数的含义,感悟相关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积累和发展数感。

六年级备课组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集体备课。组长王飞飞老师提前在群里布置了任务分工,大家认真准备,夏悦、王燕、杜莹莹老师分别对这一单元的六课时进行了微说课,之后其他老师做了补充和交流。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有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理。段焕何老师建议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吴振兰老师建议在对比练习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最后邱丽丽主任做了总结发言。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m7cf8a680.jpg数学第三次集体备课报道_html_m17085742.jpg






集体备课活动是加强教师间交流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数学组将持续形成教育合力,为打造高质量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撰稿:张翼鹏

初审:李钰倩

复审:邱丽丽

终审:黄 娟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    邮编:210000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