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6-26 来源:本站
又是周一,“朵朵,记得大课间去领流动红旗。”说完这句话,我和班长默契地相视而笑。站在班级前举起相机,我突然发现,曾经日盼夜思的流动红旗如今成为班级的常客,仿佛门前的装饰一般,成为一抹持续的亮色。
然而,时间回到两年前:刚接手班级,乱哄哄的课间纪律,脏乱差的教室卫生,歪七扭八的路队,吃完就撒手不管的就餐习惯......无一不让我头疼。该拿你们怎么办?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渐渐意识到了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行动本身就能消除焦虑,通过反复的努力尝试,我终于找到了适合我们班级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提高自我认同感
一开始,在制定班规和目标时我提出要争取“流动红旗”,很多孩子自我放弃式的摆烂:“流动红旗”算什么,要它干嘛,我们以前没有不也天天高高兴兴的吗?因为没有得到而说着不在乎,没有信心,学生自强就没有底气。因此我想激励学生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我们班开展了一节特殊的班会——《优点大爆炸》,在纸上写好自己的名字,依次按序传递给下位同学,写下他的优点,经历班级一圈后,纸张重新回到大家的手里。本以为喧闹的课堂,反倒异常的宁静,当孩子们拿着满是自己优点的纸张,嘴角不自觉的上扬,感受到了其他同学善意的、真诚的评价,似乎心也融化了。这场班会结束以后,很多同学的状态改变了,对于自己不再是消沉颓废的不情愿,而是默默蓄力等待机会的降临。
随后,我充分利用班级的积分制度和丁香花集章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常规和学习中积极进取,有纪律有目标的发展自我。同时利用盲盒抽奖、刮刮乐、图书馆阅读奖励、户外体锻课等形式寓教于乐,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引导。学生眼中开始正视自我,珍视荣誉。
2.加强班级凝聚力
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我常常会关上班级的门说:“同学们,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单位“1”,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这四十一分之一,我们要互帮互助,要做更多有利于集体的事情。”在学期的初期,我就计划用班级的装饰让孩子们感受一个整体。通过集体新学期目标和班级合照的设计,在无形中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学校多样的活动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感受我们“六(4)班”的机会,无论是拼搏奋进的运动会还是学习的互助时刻,不管在跳蚤市场还是思维碰撞场,我们都是集体抱团,不让一个人落单。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一种吸引力、向心力,推进着我们班班风的建设,大家也不再独自作战,利用集体的力量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当然,班主任俯身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让班级的风气更加轻松又积极。平常我会主动找学生沟通,询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根据他们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为他们排忧解难,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
3.日常常规管理自主化
每个学生都是参与班级管理的人,作为懒班主任就是要学会把班级的工作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一方面,要实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监督,面向全体学生“公开招标”,尽量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用这样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在我们班,班级发放水果面包是每日按学号负责的,没有人提醒,孩子也能做到自觉的完成任务,签字确认。每个人各司其职,真正把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大家庭。
另一方面,班级要实现管理自动化,需要一批有一定威信的班干部,有力的班委是实现日常常规管理自主化的坚实力量。在班干的选举和颁奖环节上我们也很注重仪式感。我总是强调老师不在,班干就是老师。在给予班干部足够的权利的同时,充分利用“纪委”监督的形式,防止权利的滥用,让大家都能信服。
要说是流动红旗常驻我班,多少是有些夸张了,但是我们的常规管理就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认同自我,把班集体拧成一股绳,通过自主化的意识将事事落实到个人责任制,才能把班级变得更完整,更有活力。希望下周,流动红旗再来!
来源:杜莹莹
初审:秦志鹏
复审:周宏亮
终审:王秀鹃
发布: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