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汉声】稳中求进,迎接新学期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美术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浏览数量:4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1-28      来源:本站


127日,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美术组进行了新学期第一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深入研究了新学期的美术教学,探讨了教材的新变化。制定了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五位老师研究了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近大远小》,并对这课进行了集体备课。

近大远小是涉及了透视学的一课,透视学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五年级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理解力、观察力相对较弱,透视知识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透视现象的感知以及切身体验来形成相应的感性经验,把握透视规律,理解透视现象形成的本质。再通过直观演示表现方法,化难为易,将规律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

因此,这节课适合用视频直观导入,简洁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联系实际,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近大远小的规律,以便自然顺畅地导入课题。

新授部分,采用教具直观演示的方法,观察不同角度树形剪纸的变化,揭示原理:物体反射的光透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人的视觉有一定角度,靠得近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视觉角度大,离得远的景物能够遮挡的角度就小,因此,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其实物体本身的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是我们的眼睛带给我们的错觉。(板书:错觉)。接下来,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臂一前一后,睁开一只眼睛,用你的小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体验透视带来的“错觉感”让学生真正理解近大远小现象产生的原理。

接下来进行图片观察,验证透视规律,学习表现。通过观察图片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路面、树木梳理出“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处的清晰,远处的模糊”等同原理的透视规律。研究透视分析图,带领学生观察示意图,简单了解消失点、视平线以及水平面和垂直面近大远小的规律示意线。

示范正立面林荫道。在四开淡绿色卡纸上用蓝色粉笔画出视平线,确定消失点,确定路面宽度透视示意线,确定道路两侧树木的透视示意线。然后迅速的用炫彩棒铺出路面、草地天空的大色块。让学生用大笔调色确定道路两侧树木的位置,画出主干,充分体现垂直面透视示意线的作用,教师帮忙快速表现枝叶,完成风景速写。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完成范画,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近大远小现象产生的原理;帮助学生巧妙地运用这一原理来帮助绘画,使对透视画面的表现变得更加简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最后进行了作品赏析,巩固透视规律,拓宽视野。

接着美术教研组的老师对王老师的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去观察,这样更直接更客观地了解近大远小的现象。 作品的评价应侧重对“纵深感”的体现和用色的泼辣奔放,不要把透视规律的掌握目标过度拔高和理论化。这次组内研训课让王老师收获颇丰,也使大家共同进步。


美术组备课活动报道_html_m7eda3fef.jpg

美术组备课活动报道_html_m3279556e.jpg

撰稿:王唯艺

审核:王 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    邮编:210000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