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9-22 来源:本站
有“备”而来扬新帆,砥砺前行共成长
丹桂飘香,秋高气爽。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发挥集体智慧,南京市丁家庄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于9月20日下午,在333教研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的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开始邱丽丽主任布置近两周工作安排,紧接着李钰倩老师就生活与数学创意作品征集给大家进行了分析与建议,何敏老师也围绕着生活与数学进行微型小演讲、展示了一部分校内外获一等奖的作品,给大家学习。
此次备课主要分两个部分,不仅有全体数学老师集中聆听“生活与数学”指导微讲座,还进行了分年级组备课。
一年级这次主要研讨了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数的含义和大小比较,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正确区分一个数表示的是几还是第几。老师们着重探讨了第五课时《认识=、>和<》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和学习数学符号,也是教师第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符号感的培养。相对于“=”而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和“<”的机会更少,而且“>”和“<”的相似性使学生更容易混淆。王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教学方法,老师们一致认为放慢速度,详细讲解反复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
二年级组主要就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进行讨论,强调要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经历探索1-6的口诀的过程,并在理解乘法口诀含义的基础上熟记1-6的乘法口诀。把认识乘法、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总体上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又要关注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的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主要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后半部分进行了讨论,特别是连续进位乘和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这两部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要求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由于在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连续进位以及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等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法,学生均不易掌握。因此,这些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四数组针对第二单元和国庆“数学与生活”的小报进行了集体备课。“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表内除法的扩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小报的意义要高标题要新颖,高段学生建议写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作品,里面的素材要全。
五年级组就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探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小数的意义,一方面,小数的意义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理解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对接下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探索算法理解算理有重要影响,本单元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重点关注新课标提出的数的一致性,突出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积累和发展数感,并对易错作业进行归整。
六年级数学老师就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做了集体备课。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概念及整数、小数乘法的计算,小学高段学习分数乘法,是对乘法意义在分数数域的拓展,主要通过倍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域的扩展与乘法现实模型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乘法概念的建构。在教学时,我们要从现实生活的问题引入分数乘法的计算,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探究,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提高运算能力。同时,组内老师建议: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的实际问题时要培养学生找准单位“1”的习惯,区分数与量的不同,强化分数的意义。最后还对高段“和雅杯”课堂教学竞赛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对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情景化和重组。
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努力开创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新局面!
来源:蒋崇慧
初审:李钰倩
复审:邱丽丽
终审:黄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