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6-26 来源:本站
每一位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常常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老师、保姆、警察、法官、调解员……但我们其实还隐藏着一种角色——咨询师,这个角色往往是面向家长的。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家校沟通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当孩子的学习或在校表现不太理想的时候,老师会找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常常会伴随着责备,责备家长疏于监管,责备孩子缺乏自律;当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时,家长也会不停向老师求助,向老师咨询。这两种情况其实家校双方都不想发生,但每天都有可能发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班有个叫小阳的孩子,刚接触时还算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很稳定,尤其是基础知识很扎实。通过了解,孩子的妈妈很关注老师的学习反馈,也经常查看他的作业情况,周末还会给他巩固基础、提升训练。很幸运,孩子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妈妈;很幸运,老师有这样积极配合的同伴。
但经历了疫情,回归校园生活后,我发现了小阳的变化:从前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的他变得注意分散沉默不语;从前在课间安静看书文明游戏的他变得大呼小叫追逐打闹。我找家长沟通了孩子的表现,家长配合教育,但收效甚微。家长也跟我诉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原来活泼开朗的他越来越爱钻牛角尖,原来懂事听话的他犯了错会回避会撒谎。电话里,家长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我能感受到她的焦虑,我也能感受到她渴望得到我的帮助。
于是,我向家长深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父母下班很晚,回到家孩子都睡着了;家里没有老人,孩子回家后自己做饭自己写作业。听到这样的情况,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既同情父母的奋力拼搏,又心疼孩子的孤单独立。父母为了给他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努力赚钱,无可厚非。即使没有老人的帮衬,他们还是努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我能体谅他们的不易。十一二岁的孩子,放学的门口没有带着零食笑脸相迎的家长,回家的锅里没有美味可口热气腾腾的饭菜,书桌前更没有温馨陪伴嘘寒问暖的父母,多么孤单啊!想一想,那一天放学下暴雨,他一个人飞奔在雨里,一定很难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不再责备,不再抱怨,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帮助小阳。我建议小阳的父母轮流抽出时间早点回家,陪伴孩子,毕竟长时间的孤独会让孩子变得注意分散,胡思乱想;我在同学面前夸奖小阳在家的独立、自律,帮他重拾信心;我还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经常喊他回答问题,提高他的听课效率。他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转变的过程会比较漫长,但我相信在我和家长的互帮互助下,孩子会越来越好。
老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最应该成为通力合作的伙伴。我们需要家长时,不要一味指责,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提出更好的期待;当家长需要我们时,也要耐心解答,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建议。当老师和做家长其实都是一种修行,希望我们能成为携手并进的同行者。
来源:符飞玲
初审:秦志鹏
复审:周宏亮
终审:王秀鹃
发布:黄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