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3-02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凝聚集体智慧、转变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2月28日下午,我校数学组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一年级备课组的老师针对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了讨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口算相关的退位减法。严爽老师提出,在组织教学时,要在尊重多样算法的前提下,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石颖老师认为,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看清数字、看清符号、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要求。孙楚旋老师提出,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老师们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组首先对第一单元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提出学生虽已掌握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方法,但计算容易出错、速度较慢,需要进一步加强竖式计算除法的能力。紧接着老师们就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交流。李艳老师梳理了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并与老师们着重讨论了如何突破本单元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杨佳鸿老师认为,时间单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可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充分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杨婷钰老师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钟面结构的深刻印象,为进一步认识时间打下扎实的基础。朱蕴秋老师提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因此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引领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常用的时间单位,初步建立有关的时间观念。
三年级备课组认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口算方法,另一方面要适当引导他们通过类推来理解基本算法。首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列出算式12x1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菜椒的摆放运用生活经验和对乘法计算方法的已有认识,从不同角度探索口算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最后组织全班讨论。学生理解有时会有困难,教师可借助实物演示帮助他们理解,为他们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打下基础。
四年级备课组长王志翠老师给大家分析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体架构;与会老师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其次,本组每位老师对本单元做了具体分析。何敏老师对本单元第一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做了详细全面的解读。毛兰老师从课时学习目标、重难点突破、以及学生已有经验入手,深入浅出。李静老师强调本课时教学要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通过本次备课,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教与研有了更深层的思考。
本次五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领研课进行了组内反思以及探讨了改进措施,第二部分对教研组长下发的理学案及作业设计进行了研读,张老师强调,用好理学单不是强加学生负担,而是可以作为一种资源践行在我们日常的练习巩固中,比如丁丁主讲师,丁丁闯关赛等;第三部分江主任对第二单元带领组员进行了研读,在区作业设计的基础上深挖细节,为组内其他成员指明了方向。
六年级本次的集体备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在整册书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单元,不仅有很多公式要记,计算量也很大。王飞飞老师建议教学时要借助教具,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的直观认识;吴振兰和王燕老师都强调在书写圆柱表面积计算时要严格按照公式,有序书写,同时灵活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邱丽丽老师补充了很多对比题型,在后面的丁丁系列作业中可以出一些题组型题目练习,以加强对比和区分;李钰倩老师又传达了区教研室新的备课要求。六数组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备课,积极交流自己的看法,有经验的老师把好的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形成良好的备课氛围。
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一路走来,一路收获",期盼下次我们的活动更精彩。
撰稿:朱蕴秋
初审:李钰倩
复审:邱丽丽
终审:黄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