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9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3-09 来源:本站
伴随着早春的步伐,我们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新学期。为保障语文教学工作高质量的开展,3月8日下午第一二节课,南京市丁家庄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分年级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迎视导,精备下两周的课程,重点是深入解读文本,找出教材重难点,共同商讨解决之法。
一语组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并精备课文《一个接一个》。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字词句。除了认识56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还要激发自主识字的积极性,积累词语,将所学词语运用到表达中。2.阅读。除了读通读顺课文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并掌握提取信息的能力。3.口头表达。在口头表达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积累的词语,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接一个》一课中长句子较多,我们预设可以借助停顿符号,帮助孩子把长句子读正确。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来理解“我”的快乐。
二年级组语文教师主要围绕迎视导的研讨课《传统节日》进行第一课时的集体备课。郭融老师、马艳红老师、马燕老师、陈淑颖老师围绕识字写字环节分析本课教学重点,儿歌识字,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多种形式识字。教学时,注意“乞巧”在朗读时“乞”字的变调及补充相关资料。陈道丹老师、周春波老师、居加一老师围绕朗读指导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明确本课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节奏轻快,有韵律美,教学时可对朗读的停顿、重音做适当点拨。怎样将低段的常态课上得有序,更有趣,组内老师各显神功,积极思考。
三语组在备课伊始,黄娟校长就从学段目标出发,给予了备课指导。黄娟校长以《守株待兔》为例,理解古文同样要借助注释和插图,并注意划分节奏,并强调古今义不同的字。周老师认为《陶罐和铁罐》这一课可以围绕课后习题去层层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板块清楚。卞老师补充道:“本单元每课都带有阅读链接”,师可引导学生与课文对比阅读,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王老师指出《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存在大量的对话,可以借此回顾三上引用语的使用。就这样,本次备课采取一人主备一课的模式,其他老师补充,集思广益,共同修改教案。相信在这样的精备之下,会让老师们更清楚每课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四语组本次教研围绕第二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研讨。黄笑老师指出《琥珀》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上松脂球滴落包住两只小虫的过程图,这样孩子们就轻松地把琥珀形成的过程说出来。韦淑芳老师提出,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经过研讨,朱颖老师归纳总结出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写法、内容、不理解的词句等方面提问。
五年级备课组在程娟老师的带领下,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分析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五年级备课组在整体备第二单元教材的同时,还精备了《草船借箭》一课。这一课的教学,从《三国演义》切入,让学生初步了解这本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解决生字词和课文朗读的同时,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训练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一说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还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人物特点,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明确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形象。这次备课,五年级语文组在夯实基础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力求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六年级语文组在备课中,老师们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范式和本学期的研修主题深研备课。第二单元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一语文要素的详细解读,在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和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梗概和课文内容,从而整体把握名著节选的主要内容。第二单元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和描写人物的句子进行批注和交流,达成立体、多元地评价别人的学习目标。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写梗概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习作做铺垫。在详细解读和梳理了第二单元的教学思路后,六年级语文组在秦蕊老师的引领下,围绕着研修课例——《那个星期天》进行深入研讨。研修中,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清晰把握了研修课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丁小语文组的老师们碰撞交流,相互启发,各抒己见,答疑解惑,极大地优化了教学方案,实现了教学资源互补,为提高备课质量,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撰稿人: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