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汉声•教学】 “教”沐暖阳 “研”途精彩 ——记南京市丁家庄小学六年级语文校本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2-12-06      来源:本站



教学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效果,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提质增效125日上午,丁家庄高年段语文老师怀揣着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与憧憬汇聚一堂,开展了六年级语文校本主题研训活动。

六年级谢华平老师和徐莹莹老师分别带来《少年闰土》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教学,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为学生和听课教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课堂。

谢老师的第一课时以任务驱动,整节课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单元导入,初识鲁迅;初读感知,把握内容;默读全文,理清人物关系;品读课文,感受形象;品读环境,读写结合。字词教学中,重视将理解语言文字和学法指导融为一体,力求言意兼得。以上板块之间层层深入,既夯实了课文的字词基础,也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身手敏捷、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在最后读写结合教学中,谢老师以静态的景和动态的人为抓手,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方面进行人物形象描写,真正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沐暖阳 “研”途精彩_html_4f08a1b9.jpg






徐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教师教态自然,学生兴趣浓厚。在品读“新鲜事”环节,徐老师先引导学生一起学习“雪地捕鸟”,先概括事件,再说一说觉得哪里“新鲜”。后面三件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由扶到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体会闰土形象之后,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三处“我”的感触,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理解鲁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对闰土丰富多彩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课的最后,徐老师由鲁迅和闰土长大之后的一次相会,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故乡》。徐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做到了深入文本,精准定位,让学生在读、思、品、悟中习得方法,掌握内容。

“教”沐暖阳 “研”途精彩_html_m3088ad53.jpg







聆听与学习,不仅是新思路的碰撞,更是智慧的启迪。在课例展示后,教研组长吴冬萍老师、符飞玲老师和五、六年级的老师们对两堂课的展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老师们指出:“谢华平老师能把握单元要素,通过理清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梳理主要情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推想,体会闰土的纯朴形象。徐莹莹老师的课堂重点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琅琅的读书声和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使学生的语文与思维共成长。”


“教”沐暖阳 “研”途精彩_html_m1a37a659.jpg

“教”沐暖阳 “研”途精彩_html_m6dc27040.jpg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每一次教研活动都给老师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听到老师们拔节生长的声音。丁小的全体语文老师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呈现出更多精彩的课堂。

来源:朱颖(文)刘同赛(图)

初审:吴冬萍

复审:姚宝月

终审:黄娟

发布:程娟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    邮编:210000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