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5-16 来源:本站
为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月14日,丁家庄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五月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由教研组长王飞飞老师主持。活动伊始,王飞飞老师着重强调,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对于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鼓励外出听课的老师将汲取到的优秀教学环节与精妙设计思路带回学校,与同事们共同研讨、共同进步,在分享中实现教学智慧的交融与升华。
接着由教科室王静主任分享了自己上公开课的心得体会。王静老师通过多次磨课总结,平时的课堂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表达和思辨能力的提升,老师要善于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发思考,促使生生互动的实现;同时,她也提醒老师们在借班授课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此外,王静老师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在教研课中的作用,既是相互学习也是自我提升的机会。
李静老师结合参加的区教研活动也分享了一些感悟。她提出,在教授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内容时,应注重公式的推理过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同时她认为在新授某一知识点时,不要怕浪费时间或赶进度而加快教学,学生通过必要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反而能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导处吴振兰主任在会议上着重阐释了团队协作的育人价值。她指出,教师团队应通过跨学科教研、集体备课等方式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这种协作机制不仅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更能激发教师群体的创新动能——在思维碰撞中优化教学设计,在经验共享中提升课堂实效。
随后,大家又分年级组进行了备课交流。
一年级备课组围绕日常教学问题及学生近期的学习表现展开交流,重点讨论了学生在计算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分析错误原因,教师们共同探讨了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的改进方法。随后,备课组对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明确了教学重难点,并初步设计了教学环节。最后,针对《数学连环画》部分的教学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
二年级备课组针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进行详细的备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王朝晖老师认为这样的实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常会遇到。杨萍老师认为安排这样实际问题的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认识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范围,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获得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策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石颖老师认为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相对比较容易,且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会解答连续两问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再学习这部分内容并不会有太多困难。
三年级数学组本次针对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进行集体备课。杨婷钰老师认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含义。这是因为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都是在初步理解小数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李钰倩老师认为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重要基础。王卫军老师认为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也是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这是因为小数的含义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的含义,不仅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十分之几的含义,而且需要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加以体会。
四年级组围绕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难点展开交流讨论,王飞飞老师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兴趣,也帮助理解抽象的图形概念。比如屋顶是三角形,梯子有梯形的结构。夏悦老师认为动手操作很重要,比如让他们用钉子板或小棒摆出这些图形,或者用纸折叠、剪裁,来探索图形的性质。宗亚辉老师也指出对于图形的特征,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些特征需要通过测量、比较来验证。杨佳鸿老师强调数学思想的渗透也很重要,比如分类思想,让学生自己分类图形,然后讨论分类标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周晓庆老师也指出了本单元的注意易错点,比如学生在画高的时候可能会出错,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可能在外部,或者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对应的问题。这时候需要详细演示,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
五年级组老师围绕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进行研讨。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王静主任认为应着力打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算理算法脉络,以 “相同计数单位相加” 为纽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统一性,深刻领悟计算背后的数学逻辑,让晦涩的数学原理变得清晰直观。王志翠老师认为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时需综合考虑运算顺序和数据特点,合理灵活的应用有关运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逐步提高计算分数加、减法的能力。李静老师认为计算时可以提醒学生一边计算一边约分,使分子分母尽可能的小,从而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运算正确率。毛兰老师认为约分过程需要寻找最大公约数,约分这一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因数分解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奠定基础。
六年级组集体备课围绕怎样有效复习展开讨论。吴振兰主任强调,总复习要着力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找准核心概念进行发散。江经伟主任强调练习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不能通篇做试卷,讲试卷。杜莹莹主任强调要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特别是找规律与思维性较强的填空题,要将问题剖析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最后,总复习要想尽一切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复习落到实处。
本次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收获丰硕,各年级备课组深入研讨教学内容,明确重难点与教学策略。凝聚团队智慧,共同探索更高效的数学教学路径,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老师们定将把研讨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提高丁小数学教学质量。
编辑:杨佳鸿
初审: 王飞飞 吴振兰
复审:姚宝月
终审:黄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