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观察能力的培养

浏览数量:25     作者:程娟     发布时间: 2019-09-27      来源:本站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共同探讨新课理念下新思路、新途径和新的方法,926午,在南京市丁家庄小学报告厅举办栖霞区科学教研动,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高伟老师莅临丁家庄小学给大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李万青校长给大家带来专题讲座,与此同时,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栖霞区所有科学师。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部分是由吴婷老师执教的《小小工程师》,第二部分是由葛彦君老师执教的《昼夜交替》,第三部分是李万青校长的讲座《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妙用》,最后一部分是由区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做点评和总结。

第一部分由吴婷老师执教《小小工程师》。首先,吴老师让学生感受短小的铅笔写字的感觉,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到短小的铅笔写字很不方便,引出来需要做一个“铅笔加长器”这个中心任务。然后,吴老师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做一个铅笔加长器,需要哪些材料?要注意哪些问题?接着,吴老师给小组准备好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铅笔加长器的设计与尝试,并让学生上台展示,最后,吴老师出示商店里卖的铅笔加长器让学生观察对比,让学生比较自己制作的铅笔加长器与商店卖的铅笔加长器的异同,总结出制作铅笔加长器应该关注的关键几点。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认真观察,主动探究,注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在任务驱动下,在各个环节不经意的渗透着观察,在交流中不断提升思维层次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图片5.png 

 

 

图片6.png 

 

第二部分是由葛彦君老师带来的《昼夜交替》,在课的一开始,葛老师通过2022年北京即将举办的冬奥会激趣导入,提问:跳台滑雪是在北京时间12点进行比赛,土耳其安卡拉的人这时候打开电视能看到比赛吗?引导学生发现北京和土耳其安卡拉的时间不一样,进而引出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那么,卡拉的人应该几点观看比赛呢?然后,葛老师让学生观察地图以及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灯泡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学生观察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并观察判断安卡拉的时间。围绕着主题任务,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地球的转动方向,并最终确定了安卡拉观看比赛的时间。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探究,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下的观察,结构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第三部分由李万青校长给我们带来《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妙用》专题讲座。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教育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作为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李校长向我们介绍了MOOC(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李校长以“如果让你在课堂中引入微视频,你会选择哪一个内容的微视频引入到课堂中”为话题,进行了讨论,在场的老师们积极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微视频的魅力。李校长的讲座结合当下流行热点,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又一针见血,完美的诠释了微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妙用微视频,可以让教学熠熠生辉。

 

图片10.png 

 

 

在活动最后,区教研员高伟老师关于两节课作出了精彩点评,既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点,也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试图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下,将概念的建构、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培养融会贯通。在高老师的讲话中,我们深刻的意识到科学教学中,“看”和“观察”不是一回事,观察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聚焦任务,让学生学会观察,注重任务驱动下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将概念的建构、思维的提升、能力的培养融会贯通。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体科学教师再次认识到任务驱动下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不断汲取营养,一颗幼苗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    邮编:210000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丁家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